自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泸西县人民法院将司法为民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指标,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切入点,履行职责使命,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一是提供网上立案服务,省时+省钱。加大网上立案功能,在“一网双微”发布立案流程指导,当事人可就近选择基层法院或派出法庭申请立案,亦可通过中国移动微法院实现网上立案,不必在远程奔波,可以在“家门口”就近立案。目前已网上立案102件(4件跨域立案)。
二是网上调解,省心+省力。2017年5月,浙江凝睿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为购买车辆的用户尹某提供了工商银行信用卡透支资金担保,因尹某未按期偿还信用卡透支金额27435.25元,而代其偿还后,于2021年2月18日将尹某诉至泸西县人民法院。该案受理后,一直无法联系到被告尹某,后经多方查询了解才联系上在湖南打工的尹某,但尹某无法回泸西应诉。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在线调解后,张法官把如何进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的操作方法通过微信发给了双方当事人,教会了他们如何通过微信小程序进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并用在线调解室远程视频对该案进行调解。经耐心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由尹某于2021年7月15日前归还浙江凝睿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代偿款及利息33706.95元,双方通过手机签字确认了以上调解协议,案件得以调解成功。该案通过办案法官积极主动作为,运用网络平台线上耐心调解,打破了空间距离阻碍,以实际行动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事后,尹某专门发信息感谢主办法官:“现在科技太好了,太先进了,不用回来也可以解决问题,太感谢法官了。”并由衷的对智慧法院点了赞!
三是强化诉前调解,速度+温暖。进一步深入推进诉调对接,会同县司法局在我院成立“泸西县诉前委派调解服务中心”,开拓诉前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渠道,委派1家基层法律服务所为特邀调解组织,委派1名法律工作者和9名律师为特邀调解员在我院诉讼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诉前委派调解工作,目前,已委派调解案件194件,调解成功32件。从源头上减少了矛盾纠纷的产生,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元、高效、便捷的解纷需求。
四是给力执行,温暖民心。持续加大执行案件力度,把依法执结每一起案件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实践,切实保障当事人胜诉权益,大力提升司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截至4月19日,已执结各类执行案件451件,与去年同比上升185.44%,执结率38.42%。其中,案结事了403件,案结事了率34.33%,执行到位金额1055.65万元;司法拘留14人,网络司法拍卖81件,累计成交金额830.94万元,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109人次,限制高消费343人次。
五是加大巡回审判力度,便民+省心。切实发挥派出法庭作用,以中枢人民法庭、金马人民法庭为依托,分别在白水、旧城、午街、永宁、三塘、向阳6个乡镇设立巡回审判点,实现对全县8个乡镇全覆盖司法服务网络,全力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近日,中枢法庭一行五人到午街铺镇司法所巡回开庭审理黎某花与陈某离婚纠纷一案。该案虽为离婚纠纷,但双方历经结婚、判决离婚、复婚,本次为双方第二次经由法院处理离婚纠纷,双方感情纠葛多,矛盾渊源深,涉及酗酒、家暴、分居、疾病等敏感问题。中枢法庭在受理该案后,认为这是一件“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典型案例,遂决定到当地公开开庭审理本案,邀请村组干部协助调解并邀请群众、基层组织旁听,针对具体婚姻问题的处理和婚姻关系的经营维护开展法庭教育,使当事人和旁听人员对婚姻家庭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亲密关系维护有了新的认识,对妇女权益保障也作出了有效的尝试。最后双方当事人和平分手,中枢法庭予以调解离婚。
六是春风送暖,法官送法。延伸司法职能,结合“开学第一课”,组织法治副校长到泸源高中上法治课;利用“三八妇女节”、国家安全日之机,组织干警开展三八维权月、国家安全日宣传活动各1次,发放宣传资料1600余份,接待群众咨询4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