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泸西法立足自身职能,根据形势任务要求和群众对司法的迫切需求,总结探索审判管理新途径、新方法,通过建立制度,完善措施,激发活力,狠抓落实,审执工作全面发展,审执质效显著提高,群众满意度和社会公信力不断提升。
一是强化法院管理工作。以加强审判管理为契机,全面推进其他各项工作管理,努力构建全方位、全覆盖的法院工作体系,建立起确保法院工作科学发展的管理机制。
二是强化案件流程管理。建立由立案庭统一协调、管理,各业务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调运作的案件流程管理模式。明确立案、庭前准备、开庭排期、审理、判决、上诉、结案、归档等重点环节的工作内容和时间要求。通过各个节点之间相互衔接、相互制约,形成环环相扣、有条不紊的流程链条;推行规范化管理,明确院领导、庭室负责人在定案把关、文书签发、业绩考评等方面的职责,规范审限延长、中止审理以及审理程序变更审批;严格执行诉前调解、随机分案、简易速裁各种工作机制,加强审限跟踪、均衡结案考评工作,杜绝超审限现象发生。
三是强化院领导带头办案制度。把“一把手”作为全院办案第一责任人,院长、副院长、督促落实审判责任,坚持靠前指挥,逐庭督办。同时以身作则,带头办案。今年以来,院长、副院长、审委会委员已带头办案113件,发挥了表率作用,助推了审执工作发展。
四是强化绩效考核工作。进一步完善法官绩效考核办法,科学界定结案率、上诉率、调解率、发回改判率、申诉信访率、平均结案期限等考核标准,把案件质量效率管理与法官审判业绩考核、岗位目标考核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法官绩效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公开性。
五是强化判后释疑回访工作。案件审理判决或调解结案后,在增强法律文书说理论证的前提下,耐心细致做好释疑解惑工作,帮助当事人理解和接受裁判,降低当事人的缠诉和上访,提高案件的服判息诉率;坚持对案件当事人进行回访,重点围绕司法公正、办案效率、诉讼程序、审判作风、司法能力和水平、裁判文书质量等方面进行调查,准确把握了解当事人对法院和法官的满意程度,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有效防止违法、违反程序的情况发生。今年以来,全院所审执结各类案件服判息诉率90%以上,服执率80%以上,没有重大信访、群体访和异常上访等情况发生。
六是强化质量评查。建立常态化的案件质量评查机制,对各业务庭审执结案件进行基础评查、专项评查和重点评查。通过评查,对照量化案件质量评查指标,认真分析评估,对存在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对上诉改判、发回重审等案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审判质效综合指标分析会,认真总结经验,查找原因,吸取教训,并提出整改意见,有力促进审判质效提高。同时深入开展优秀裁判文书和优秀庭审“两评查”活动,严格评比标准,注重评比结果的运用,不断总结经验,增强示范和引领作用。
七是强化审判队伍素质。加强司法能力建设,以创建“学习型法院、专家型法官”为裁体,釆取岗位学习、外出培训、观摩庭审、专家学者讲座、学术交流等形式,进一步提高法官业务水平和适用法律、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的能力,有效提升审执质量和效率;加强司法廉洁建设,坚持开展“三严三实”、司法廉洁等专题教育,通过建立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发送廉政短信、推行廉政保证金制度、发放廉政监督卡、聘请廉政监督员、开通举报信箱、开展司法巡查、审务督察等有效形式,进一步改进审判作风、工作作风、纪律作风,促进公正廉洁执法和公正司法,确保干警队伍的“零违纪”。
八是强化接受监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贯彻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定期向县人大汇报法院各项工作,两会期间选派人员听取意见、建议,并认真落实整改,对人大督办和关注的案件,做到逐案登记、件件落实;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法院、旁听庭审,外聘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案件,内设兼职廉政监督员,设立投诉电话、院长信箱、廉政监督信箱、“五个严禁”监督联系卡和便民联系卡,广泛收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并依法接受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自觉进行内部监督,建立以审限跟踪为核心的审判流程管理机构,做到日监测、周自评、月通报,增强审判人员的责任和质效意识。建立健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作为庭室和干警年度评先评优、晋职晋级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建立院风院纪、审务、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和信访督查制度,督查结果每月通报一次。
(泸西县人民法院 李永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