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院围绕破解“执行难”社会难题,积极主动回应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将执行指挥中心建设列入全县社会治理创新重大课题和我院的重点工作。经过半年多的落实和推进,执行指挥中心的硬件建设全部完成,互联互通工作提速推进,各项机制健全完善,有序高效推进了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谋划部署力求早。早谋划、早动员、早部署是扎实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建设的基础。2013年底,最高人民法院作出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建设的部署后,我院领导班子就敏锐认识到指挥中心建设是解决执行难题的有效途径,迅速统一思想、认识一致,决定抓住机遇,高起点、高标准谋划打造一流的执行指挥中心,随即展开对我院执行指挥中心建设的统筹规划和部署,及时组织召开党组会进行专题研究,明确了“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执行公开”的建设思路,规划了强硬件、优机制、快联通的“三步走”工作步骤,人、财、物向建设工作倾斜。同时,突出“信息平台、指挥平台、服务平台”三大建设,在认真调研、反复修改完善的基础上,拟定了《泸西县关于推进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并积极向县委、县政府请示汇报,推动成立以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冯林春为组长,18个部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迅速落实工作要求,形成上下同心、左右配合的推动建设工作的最大合力。州委常委、州委政法委书记和建,州中院院长王泽祥等领导也多次亲临我院调研指导,提出工作要求,协调并督促相关部门开展工作,确保执行指挥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是硬件升级力求强。从执行指挥中心的成效上来看,硬件的升级换代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年初,我院整合利用现有办公资源,设置了执行指挥查询、咨询、便民窗口,提升改造智能化的会议室,投资40余万元配备了数字电视、电脑、执法记录仪、传真机、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触摸式查询系统等,接通了连接内外网络的宽带线路。同时,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采购单兵无线视频设备,结合4G网络、GPS定位系统和电子地图,实现视频、音频的实时传输与对话、录音、录像,精确将执行现场信息通过4G网络信号快速反馈到指挥中心,有效提高了执行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三是机制建设力求优。我院正确把握机制建设与促进推动执行工作的关系,建立健全了覆盖内部管理、外部信息公开等一系列制度,引导和促进执行指挥中心建设的健康有序运转。完善执行公示制度,拓展司法公开的范围,将执行指挥中心流程运行图、执行案件流程图和申请强制执行须知、执行风险告知书、强制执行申请书、被执行人基本状况、可供执行财产状况表、执行干警信息上墙公示,确保当事人快速了解、查询工作流程和相关权利义务。完善内部管理规章,及时制定《关于推进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执行工作的意见》、《关于规范执行工作实施意见》等,详细明确规定执行工作流程和执行干警工作职责、工作要求,从制度层面上保障了执行指挥中心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互联互通力求快。执行指挥中心的互联互通机制有效完善、齐抓共管能力有效提升是确保执行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我院紧紧抓住指挥中心建设中的这一突出环节,从互联互通关键环节点上进行研究突破,下大力气健全完善执行联动机制,实现法院执行与各部门配合的有效衔接、良性互动。积极发挥法院主导作用,两次牵头召集县执行指挥中心联动单位负责人召开联席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同时,分管执行工作的副院长率队深入到各执行联动单位逐家走访协调,就如何实现执行信息的互联互通进行蹉商并达成共识,构建一整套“信息搭台,联合唱戏”的工作运行机制,着力解决了“联而不动,动而不畅”的问题。目前,已与县公安局就人口、车管、宾馆旅店信息查询系统达成点对点的专人负责联动机制;与县房管处就房产查询达成单机每月拷贝复制更新数据查询机制;与县民政局就婚姻登记、低保信息达成点对点专人负责查询机制;与县工商行政管理局达成通过OA系统平台进行专人负责的点对点查询机制;与县林业局就林权登记情况达成点对点专人查询机制;与县国土资源局就土地使用登记情况达成点对点专人查询机制。全力推进执行信息化建设,依托省高院查询中心,及时抓好被执行人存款信息查询、个人征信查询和对逃避执行的被执行人进行布控,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与金融等部门的点对点查询、查控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查控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大大节约了执行干警查询被执行人账户、存款的时间,对执行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是工作保障力求实。全面挖掘法院内部资源,切实加强对执行指挥中心建设政策上的倾斜、财力上的投入、物资上的保障、人员上的支持,为执行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环境。一是有平台成事。坚持科技信息主导,以执行威慑网、执行联动网为依托,建成联动机制和司法查控平台、快速反应机制的指挥平台、执行要情和监督平台、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实现与上级法院及全县联动单位网络平台互联互通,夯实执行工作基础,促进执行工作的跨越发展。二是有钱办事。先后投入建设资金48万余元、办公经费10万元,同时积极向县委、县政府请示汇报,争取县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万元保障中心正常运转。三是有人干事。从全院各部门抽调精干干警充实到执行指挥中心,执行干警占全院总人数的18.31%,同时,不断拓展执行组织网络,成立执行指挥中心办公室、执行快速反应小组,下设指挥组、执行一组、执行二组、技术保障组,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流程、工作要求和考核办法,有效规范工作运行,确保任务落到实处。
六是对外宣传力求广。我院注重多角度、多层面宣传执行指挥中心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做好宣传和造势工作,确保上级法院、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充分了解、支持执行工作。邀请党委执法监督、法律监督部门、乡镇村组基层干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现场执行;积极主动、按时按质将执行工作的新举措、好做法、典型案例等及时收集整理,向上级报告执行工作进展动态,扩大工作效果,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探索创新执行方式,邀请金融部门及个案的申请人参与执行,通过让案件申请人亲身参与案件执行,了解执行工作的难点以及办案成效,让当事人共同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寻求当事人的支持和帮助;变“被动”为“主动”,深入乡镇、村组社区、企业学校及田间地头开展“送法下乡”活动,敞开大门开展“主题开放日”活动,让社会各界走进法院,让社会公众参观了解执行指挥中心、执行信息查询平台、执行服务窗口等,了解法院执行工作流程,实现“接地气、连民心”;加大与新闻媒体的联系,跟踪采访、报道强制执行和典型执行案例,运用电视、网站、大型LED显示屏、微博、微信等新闻媒介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人员名单,探索公布限制高消费令等举措,扩大执行工作的威慑力。
七是工作实效力求好。衡量执行指挥中心建设的成效,关键要看“执行难”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执法公信力能否得到有效提升。经过半年多的运行和实践,执行指挥中心发挥了明显作用,执行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截止9月底,共结案420件,同比增长52.17%,执结率64.52%,同比增长13.12%,其中,案结事了215件,同比增长85.34%,实际执结率33.18%,实际到位标的4557.7096万元;39人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9人被司法拘留,1人以拒执罪追究刑事责任;通过省高院布控51人、1辆汽车;查询被执行人存款3000余次,查询到存款2500余万元,查询被执行人房产、车辆70余次;司法救助28件32人8万余元。
执行工作是法院工作的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关系到司法的公信力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我院将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学习借鉴和思考总结经验做法,创新执行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健全完善高效管用的运行机制,巩固完善建设工作成果,确保执行指挥中心建设得更强更优,提升执行工作水平和工作实效,推动执行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保障和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